【磁源溯影】王群教授:新型无液氦脑磁图在癫痫诊断与脑功能区定位的创新应用

本期栏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群教授带来新型无液氦脑磁图在癫痫诊断与脑功能区定位的创新应用,欢迎阅读、分享!
精选内容



病例分享
27岁男性患者,25岁时起病,主要有两种发作表现形式,一是发作性恶心、干呕,意识清楚,持续数十秒,每天发作十余次;二是发作性恶心、干呕,后四肢强直抽搐、意识丧失。既往11岁时外伤后头部着地,短暂意识丧失,当时查头CT未见异常。家族史无特殊,当地医院脑电图、头MRI未见异常。

脑磁图检查结果显示,发作间期右颞区尖波,偶极子集中定位于右侧岛叶岛盖。相对来说,该区域位于大脑深部,常规脑电图难以探测到癫痫样活动。

PET-MR融合结果提示,右侧岛叶岛盖区域显示低代谢,同脑磁图结果一致。
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右侧颞区低波幅多棘波反复发放。
发作期脑电图可见右侧颞区低波幅周期性放电,持续时间短。
综合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了右颞顶开颅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后2.5年随访无发作,预后达到Engel IA级。
临床研究
我院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无液氦脑磁图系统项目课题以来,主要开展了两项研究,一是无液氦脑磁图在健康人运动功能区定位中的研究,二是无液氦脑磁图在癫痫定位中的研究。
无液氦脑磁图在健康人运动功能区定位中的研究
研究旨在构建和优化无液氦脑磁图应用于运动功能区定位的检测流程,验证无液氦脑磁图对运动功能区空间定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形成三维脑功能定位影像图及标准化数据库,为无液氦脑磁图应用于临床运动功能区定位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纳入了2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超导脑磁图、无液氦脑磁图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三项检查,以采集和分析运动功能区数据。随后对比三项检查的一致性。

结果示例:33岁男性健康受试者,三项检查结果对运动功能区的定位具有一致性,均定位于对侧中央沟手结区附近。
无液氦脑磁图在癫痫定位中的研究
总结
无液氦脑磁图(OPM-MEG)技术以其创新的量子磁场传感技术——原子磁力计(OPM),成功突破了传统超导脑磁图(SQUID-MEG)的限制,避免了液氦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时提升了信噪比和设备灵活性。这一技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不仅提高了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还在健康人运动功能区的定位中展现了高敏感性和准确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扩展,无液氦脑磁图有望在神经调控、认知和精神障碍评估、脑发育评估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王群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癫痫科主任,郑州大学一附院神经精神医学部主任、神经内科主任。
神经病学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海聚工程)及北京市特聘专家。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及药物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重症脑功能监测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调控分会副主委及转化医学分会常委。
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主持十四五常见多发病重大专项1项及十三五慢病重大专项分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其中SCI收录130余篇,第一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出版著作多部。
扫码查看【磁源溯影 解码未来】专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