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源溯影 | 专访北航丁铭教授:首款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 可实现3-5毫米脑功能区定位精度
复星医疗器械特约
磁源溯影 解码未来
观点摘要
神外前沿: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的科研方向?
丁铭:我在北航主要从事量子精密磁场测量的底层技术研究工作。当底层技术突破以后,应用在生物医疗上,比如无液氦脑磁图仪、无液氦心磁图仪,其实都是基于量子精密磁场测量的底层技术进行集成开发的。
以我们目前做的无液氦脑磁图仪为例,就是应用了128通道的量子精密磁场探测传感器,来探测大脑发出的生物磁场信号。
神外前沿:临床专家对脑磁图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反馈?
丁铭:脑部成像,不管是结构成像还是功能成像,技术相比其他的器官成像来看还是少的,尤其功能成像。其实有很多疾病在结构影像上,看起来好像是阴性的。例如比较典型的磁共振阴性癫痫,这类病人虽然有非常明显的放电信号,但磁共振检查却看起来没有问题,这时就需要用功能成像的方法去解决像癫痫病灶定位的问题,这是临床获得的实际反馈,也是我们研发此款无液氦脑磁图的初衷。
神外前沿:功能磁共振也有功能成像,脑磁图功能成像有何特点和不同呢?
丁铭:功能磁共振(fMRI)是通过血红蛋白含氧量的变化,通过BOLD效应去探测,观测代谢异常区域的血红蛋白含氧量变化情况。其应用场景,如脑功能区定位,就是反映在某个区域对应功能在使用的时候,该区域含氧量发生的变化,比如耗氧量变多了,这就是其功能的区域。
但由于fMRI是通过血流量和耗氧量的变化间接反应脑功能情况,时间分辨率在数秒量级,因此无法即刻反应脑功能的变化。
而包括无液氦脑磁图在内所有脑磁图仪,由于是直接反映大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磁场信号,因此比fMRI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在毫秒量级。
神外前沿:据我们了解,大脑中虽然有磁信号,但是特别微弱,无液氦脑磁图如何精准识别呢?
丁铭:其实有几个方面,但最核心的还是底层量子精密磁场测量技术,刚才您提到的大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磁场信号特别弱,大约为地球磁场十亿分之一,100fT量级,特别小。
从测量学角度来讲,一般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需要达到被测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常说的“1:10规则”。因此如果要测量100fT的信号,需要能够探测到10fT量级的微弱磁场的探测器才能够去准确的探测它。
过去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测量,叫做超导量子干涉仪技术,这种技术在无液氦脑磁图出现之前,临床和科研上所有的脑磁图都是基于超导量子干涉仪技术做的,能够探测到10fT的信号。有了10fT量子磁场探测器以后,才能够去探测100fT的大脑磁场信号。
现在我们用一种新型无液氦的技术方法,叫做原子磁力计,用这种方法可以探测10fT甚至更小的信号。
但是测量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常工作环境中,有非常多的电磁环境干扰,像电视,电灯,所有的用电器件其实都有电磁干扰,而有了一个非常灵敏的传感器以后,怎么样能够在特别嘈杂的环境里,还能探测到微弱的脑磁信号,这也是个关键问题。
也就是怎么样营造在医院一个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还能够探测得到微弱磁场信号的环境,在工程里这个叫做磁场屏蔽系统。
我们现在基于主动磁场补偿技术和被动磁场屏蔽技术,搭建了一个非常干净的近零磁环境,能够扛得住医院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其中不但包括常见的电梯、CT、磁共振等医院常见的设备,也包括地铁、输电网等城市常见电磁干扰源。这就保证了用一个非常灵敏的传感器,还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里去捕捉到微弱的脑磁信号。
其实这是能够探测到微弱脑磁信号的两大关键。
神外前沿:对医院的施工和安装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丁铭:我们的设备其实做到对医院的环境不再挑剔了,比如在天坛医院里,隔壁有数台1.5T-3.0T的磁共振,在这种强大的磁场干扰情况下,我们的设备都还可以正常的应用。
因为有主动磁场补偿系统,像降噪耳机一样,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外面的磁场信息,然后施加反向的磁场去抵消它,这在其它的设备中目前还是做不到的。
神外前沿:目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几毫米?
丁铭:在病灶的定位上,以癫痫和脑功能区定位为例,其中癫痫病灶的定位我们和sEEG比较;脑功能区定位,是和其金标准—术中皮质电刺激(DCS)进行对比的。我们的脑磁图目前能做到3~5毫米的定位精度。
无液氦脑磁图能够保证3~5毫米定位精度的原因:第一是核心传感器的灵敏度,只有达到像10fT量级的灵敏度,同时所有传感器的一致性非常好,才能够捕捉到真实的信号,然后才能够溯源定位。
第二是要传感器的数目足够多,像国外目前在科研上用的大部分在50通道左右,其实50通道做精准定位时就相对困难,可能只能定个大概。而我们目前最高能够做到128通道,甚至在科研上我们现在有256通道的无液氦脑磁图。因为通道越多,也就是传感器布得越密,其的定位精度才更准确,如同64排和128排CT道理一样。
神外前沿:目前临床专家主要的应用进展?
丁铭:第一大场景是刚才提到癫痫病灶的定位,在癫痫手术之前做术前评估用,这也是过去脑磁图最明确的应用场景之一,同时我们利用完备的硬件和高级的算法,可以对发作期癫痫、高频癫痫信号、癫痫网络等前沿方向进行探索。
第二是脑功能区定位,我们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是针对脑肿瘤术前的脑功能定位,也就是要精确的知道哪些功能区控制运动、听觉、视觉、体感、语言等等,然后在手术的时候有利于术者规划手术路径,精确避开重要的功能区。其实在这个领域里,所有的神经外科手术都可以用到脑磁图的定位。
第三是头痛一类神经内科疾病,我们现在也比较关注像偏头痛这些拓展类的研究,因为偏头痛成病的机理机制,包括用药以后大脑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目前都不是十分明确。
第四是认知功能障碍,像我们现在非常关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的重要表现。其实不管是阿尔茨海默病还是包括肿瘤等在内的其他疾病,如肿瘤患者也有很大一部分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我们在认知功能障碍上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也正在参与MIND-CHINA老年痴呆多模态干预项目,希望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脑磁的生物学标志物,从而实现早期诊断,这样可以达到预防和提前干预的效果。
神外前沿:脑磁图与功能磁共振对脑功能定位的准确度对比?
丁铭:目前我们做了30例左右,无液氦脑磁图看起来更准确。
神外前沿:无液氦脑磁图的扫描时长?是否需要图像后处理?
丁铭:无液氦脑磁图可以做静息态,也可以做任务态。如果做任务态,其实无液氦脑磁图跟功能磁共振还是原来的脑磁图都是类似的流程,但是我们的检测时间会更快,大概一个功能区就是10分钟左右。
无液氦脑磁图也需要一定的后处理时间,但是我们现在做得相对比较智能化了,后处理的时间非常快,和上一代脑磁图相比,我们的软件做出了大幅度的简化和智能化的改进,这样使临床医生或者技师做后续数据处理时会更加的简单。




复星医疗器械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平台之一,旗下整合多家海内外成员企业,业务领域涵盖“专业医疗技术与产品”、“呼吸健康” 和“医疗美容”三大战略方向。秉持服务全球客户、造福广大患者的原则,复星医疗器械链接全球资源,融合本土实践,全方位加速医疗器械本土化、数智化战略,坚持以创新和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紧抓机遇持续拓宽医疗器械赛道,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生态型医疗器械产业运营平台。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科技推动学科进步。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版权声明: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书面授权。